第一节 打版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内单的打版相对简单,因为大家玩的都是拿来主义,版的出处一般都是国内,面料出处离不开广州和柯桥俩市场,交给对面料市场熟悉的采购员基本都能当天搞定,而且合作方之间不需跨洋越海的,没有时差,随时电话沟通,顺丰速度又够稳定。哪怕是广州与华北地区也就两三天时间能来回确定版型了,有些做二批的客户基本上都在市场炒货,一旦发现某个版补货需求快,有爆版迹象的,马上就打版,好准备纸样,跟供应商周旋几回合以后就开始自己出货了。价格优势自然不言而喻, 13行打回去108元/件自己出货大概68元/件的样子,跑个几千件就能赚回一年的租金。当然,也并非人人都能够一个款跑几千件的。记得有次一位13行的朋友跟我说她家一位客户做连锁的,每次返单都是一百几十件的齐色齐码,有一次开好单见他淘现金的时候包里掉出一张工厂结算单,果不其然跟她的预感一样,那客户就没返过那个款的单了,而且打那以后返单快的款在他那里都是走两三百件就停,直到后来发现的越来越多,她们都不想跟他合作了。其实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不单二批做货,很多有一定销售能力的零售大卖场、零售连锁商也开始慢慢涉及,甚至有的比二批量还大。
外单的打版过程中沟通至关重要,其中选择一个好的速递对双方沟通会起到关键作用,这涉及到来回确定版型,沟通不到位就会不利于长远合作发展。看似麻烦的重复沟通,合作久了也就顺理成章,一不小心出个爆版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太值了。
实样打版相对稳妥一些,尤其是初涉生产的新客户,自己本来就一知半解,这时候最好用数字尺寸来规范意图规定标准,根据服装面料的属性配合版师意见拿捏。非不得已不要图片打版,否则过程中还会出现太多弊端。实物打版可以迅速找到对应面料,只凭图片去市场搜索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合作方就算沟通的特别好,个人理解意图多多少少也有偏差,除非是与对方合作时间很长对风格定位走向都很清晰才稍微好操作。不然这是条弯路!
作为生产商,为了在接版后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首先要了解这版的来源,也就是大概出自哪里,真正的欧版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面料的,甚至很多韩版的面料就算这边市场有仿出来的质量也大多跟不上,颜色方面相差很大。很多客户不得已只能采用代替面料,其实面料市场仿版现象比服装市场严重得多。要求高的客户这时候可能要用到更好的进口面料,但是进口面料的价格在国内水涨船高不建议采购,非用不可其实还有一种途径采购,后面会说到。
不管内外单的打版,都是对后期出大货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但打版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非三言两语能阐述清楚,以后有时间再详细列举打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
第二节 采购面料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面料采购基本上就离不开广州和柯桥。
广州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布市。一二楼走大路货的多,三四楼相对高档,大概由于市场需求不大,四楼门市开的还不齐,五六七楼做品牌的做进口面料的比较集中。
轻纺城周边还有几个市场,小布行比较集中。做布行的如果缺乏实力压货,那就只能从大布行那儿调货了,所以炒货现象非常严重。当然,也有些是实力档口手头拥有大批客户后退居周边市场的,为的避开轻纺城的高价年租,这种档口很有名气,数都数得出来是哪几家。
还有里布一条街,呢子料一条街,皮草市场,风衣料市场等等,可谓各司所职各有所专。轻纺城算是比较集中品种相对较全的。轻纺城的负一楼是专门卖辅料的市场,但这里的辅料中大路货炒货比较严重,品牌货譬如刻有一些巴宝莉啊、LV啊什么的堪比原单质量的高端扣子这里才能体现优势,因为在老长江(另一辅料市场)你根本找不到这些。
说到这里,记得听过很多人都说轻纺城的东西就是贵,其实不然,面料的贸易过程有太多猫腻,各种招数层出不穷,列举出来恐怕要写一本书那么长。归结到底就是缺斤短両、打时间差等几大类,而这些最后都解释在生产过程中损耗,面料污染重等几个理所当然又相当堂皇的借口,这些都是布行的惯招,对付新手绰绰有余,因为新手各种条件有限,除非你既跑量又耐磨,那才有跟他们周旋的底气。
前面说到的进口面料价格在国内水涨船高不建议采购,非用不可的可以考虑到香港去采购。众所周知进口车进口香水进口包包等,进口的东西一到了国内就变成了进口价格。面料也一样,这时候离我们不远的贸易港能体现优势,看图:
这是一位专门做韩版的客户真实案例。他的客户从韩国带回来的某品牌原版衣服,要求一模一样的质量做出来,下单两千件。可是像这种不是主流面料产品,不像雪纺啊呢子啊那些那么多人做,想在市场找到代替品很难。后来在轻纺城一家专门做韩国进口面料的布行找到,但是实价29一码,这样算下来每件衣服将近3米的用料差不多60元的面料成本。可是客户两千件的单量对于成本要求是一定要控制下去。这时香港那边的老乡派上了用场,一天内找到了这家欧陆纺织也是专门做韩国进口料子的,他们有做这个料子,28港币一码,换算下来22.5元人民币,足足少了6.5元。以每件衣服将近3米的用量算,每件最少节约成本18元以上,整批两千件,整批料子采购成本至少节约36000元人民币。这时候什么货运什么物流成本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香港的优势其实远不仅体现在进口面料,这些我们有机会再谈。但是对于普通市场的大路货,就没必要到香港去找了,轻纺城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关于面料辅料,内在的猫腻实在太多了,乃至不同类型的面料就有不同类型的门道!混中大久了今年跟一位老前辈在顺景喝茶的时候,一时兴起的他告诉我面料怎么稳妥拿到二批的价格!第一次试水那天差点省出一台土豪金,不得不感慨真是师傅带进门忽悠靠个人。有时间再跟大家详细说说这事。关于布行,今天说的太冰山一角了,总之想把这门道打好,最好能有一位专门的人去负责这块。
第三节 与工厂合作遇到的一些问题
很多商家都被工厂压过货期,尤其是13行的商家,因为一来他们的货量一般不多,三两百件,二来他们要求出货速度最好今天下单明天出货,三来他们对质量要求等根本无法比拟正规外单价格,总的来说他们要求的是出货快价格低,这样就决定了只能与普通工厂以口头下单模式合作。而普通工厂每月也是有固定开销的,这样他们每月也有出货压力,但一般的13行很多档口为了赶货的情况下一般都有好几个工厂合作而且同时开工,譬如3天内5家厂同时出共4、5千件货这样。犹如不能错峰出行的下班高峰期,这样的结果导致工厂一阵有货做,一阵没货做,这样对留住流动性很高的车间职位非常不利。做过工厂的人应该都知道,闲着一天工厂造成有多大的压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有客户先接下来,先把单接下货期赶不出再忽悠客户,这样的后果就是量大的那位商家生存下来,量少的那些商家要么就委曲求全,要么就出完这批货再谋工厂合作。总而言之货量不稳定的情况下与工厂合作是非常被动的。淡季合作那另当别论。
工厂合作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把控往往最让人头痛,货期赶出来了,货不对版,产前版与大货区别很大的原因,不单单是一两个问题,如车位流动性大,每个人手艺不大相同做出来的东西有好有坏。当然各工厂负责人这时也各显神通,但总体治标不治本,归根结底这是整个海珠区乃至广州周边小型工厂的通病,里面的问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双方的各种条件所限导致的,你要求单价低又想出货快,我要天天有货做又想留住人,你要质量好又想版多量少,我想版越少量越大越好。这里面充满了矛盾,而且难以协调。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当然时间久了,也是能得出一些窍门的。为了在其他方面挽回一些损失互补,在裁床方面我们是尽所能省料,因为以普通3百件用料稍长的裙子来算,一次拉布的来回可能就一件衣服,大概3到4米的样子,如果拉布的人员拉多一点以十公分的差额7块每米的雪纺印花来算,一床损耗就达到好几百块钱,每件衣服起码增加了两个货运来回的成本。裁掉配布这些还没算。
还有裁床师傅的排版,对节省成本也是至关重要。他排版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跟到位,怎么裁的舒服怎么排,排好了大货与电脑排版差距十几公分的也有,但是这十几公分的藉口可以有无限个,怎么说也说的过去,而且如果作为一个新鸟跟工厂打交道,完全没必要跟一个裁床过不去,以后返单其它款你还得经他裁货呢,这里又是两个货运来回的成本耗掉了。伤得起否?很多问题如果能够提前预测,对将会发生有所准备的话,结果会不大一样。
还有些工厂为了提高工价,做货中途才出难题,各种暗示,压着货期说赶不出货。这种小单又没有合同制约,等着你开口自动自觉给他提单价,耐不久很多人绷不住。但是万一你绷住了货期还真给你误了,这种难题搁你遇上了,看你怎么周旋了,还是有人能出高招顺利通关的。还有些见你生意好,某段时间出货快,问你借钱周转发工资的厂,尤其是这些小厂什么情况都有。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的,这些问题自己衡量个中缘由不尽相同,也不是说这种工厂就不好,问题处理好了,因祸得福货如轮转,只能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最后可能有人想起来说,工厂请一个好点的指导工来把控质量,不就可以解决生产难题了吗?这搁正规生产外单或者其他品牌大厂,各工序都很规范化管理,有好几条专业的工艺流水车间,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这种大厂对货量和价格的门槛又有几家人能跨越?我们从整个海珠区95%以上都属于中小型城中村制衣厂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档成衣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其实说不好听,指导工现在中小型工厂里面充当的就是一个枪靶子,专门为幕后老板挡子弹的,做老板与车位之间的磨心!正在做加工厂的人肯定心领神会,这是目前的现状!个中缘由,以后再跟大家详细谈谈。
136-5253-9191 留言板 点击进入 |